题目
根据《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》,规模较大、危险性较高的易燃易爆物品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、经营、储存、运输单位应当成立应急处置技术组,实行()小时应急值班。A. 24B. 12C. 8
根据《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》,规模较大、危险性较高的易燃易爆物品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、经营、储存、运输单位应当成立应急处置技术组,实行()小时应急值班。 A. 24 B. 12 C. 8
题目解答
答案
根据《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》及相关法规要求,规模较大、危险性较高的易燃易爆物品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、经营、储存、运输单位应当成立应急处置技术组,并实行**24小时应急值班 **。这一要求的核心依据如下:
1. **法规明确要求**
《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》(国务院令第708号)第五章“法律责任”中强调,生产经营单位需建立应急值班制度,确保应急响应的及时性。特别是针对高风险行业,条例要求通过24小时值班保障应急指挥体系的持续运转,以便快速响应突发事故。
2. **危险物品管理的特殊性**
危险化学品、易燃易爆物品等具有高风险特性,其生产、储存、运输环节可能随时发生泄漏、火灾或爆炸等事故。24小时值班制度能确保事故第一时间被发现并启动应急预案,避免因响应延迟导致事态扩大。
3. **实践中的具体落实**
根据《安全生产法》及《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》,相关单位需配备专职应急救援人员,并通过24小时值班实现全天候监控与应急准备。例如,生产单位的安全技术部或生产调度部需承担常规值班任务,确保信息传递和救援指挥的连续性。
**结论**:正确答案为**A. 24小时**。这一制度设计旨在通过全天候值守,最大限度降低事故风险,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
解析
本题考查对《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》中关于高风险行业应急值班制度的具体要求。核心要点在于明确法规对危险物品相关单位的值班时长规定,需结合法规条文和危险物品管理的特殊性进行理解。解题关键是抓住“规模较大、危险性较高”这一前提,以及法规中对高风险行业全天候应急响应的要求。
法规依据
《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》(国务院令第708号)明确规定,危险性较高的生产经营单位(如危险化学品、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、经营、储存、运输单位)需成立应急处置技术组,并实行24小时应急值班。这一要求确保在突发事故时能迅速响应,避免因值班空档导致延误。
危险物品管理的特殊性
危险化学品、易燃易爆物品具有高度危险性,其生产、储存、运输环节可能随时发生泄漏、火灾或爆炸等事故。24小时值班制度能保证事故第一时间被发现并启动应急预案,有效控制事态发展,减少损失。
实际落实要求
根据《安全生产法》《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》,相关单位需配备专职应急救援人员,通过全天候值班实现对生产环节的实时监控和应急准备。例如,安全技术部或生产调度部需承担值班任务,确保信息传递和救援指挥的连续性。
结论:正确答案为A. 24小时,体现了法规对高风险行业应急响应能力的严格要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