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目
材料:铭成行为散漫,经常在课上画动物,然后在旁边写上同学的名字。同学们都不喜欢与他交往。一天,铭成画了一头鹿,在鹿脖子上写上了姜浩的名字。姜浩生气地向班主任刘老师反映情况。刘老师找来铭成,严肃地批评道:“你把姜浩的名字写在动物身上,这样做是不对的。”接着,刘老师又说:“你的画不错,将来想报考艺术吗?”“是的。”“好啊,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。以后你就主办我们板报,好不好?”铭成一听,高兴地说:“老师,我一定能把板报办好。”此后,每周五下午,铭成准时带着同学们去办板报。一个月后,刘老师又找来铭成,说:“这一段时间,板报上的画都很漂亮,可是,内容太简单,问题出在哪里呢?”铭成说:“是我读书太少了,素材不够丰富。以后,我要读更多书,把板报办得有深度一些。”刘老师说:“这一段时间我跟你爸妈交流过几次,他们也希望你能够报考艺术,还会带你选购更多好书,争取将来做一个有思想的艺术家。”之后,铭成上课更加认真了,积极参加读书交流活动,还经常帮助有困难的同学,默默地付出。同学们都说他好像变了一个人。问题:请结合材料,从职业道德的角度,评析刘老师的教育行为。(14分)
材料:铭成行为散漫,经常在课上画动物,然后在旁边写上同学的名字。同学们都不喜欢与他交往。一天,铭成画了一头鹿,在鹿脖子上写上了姜浩的名字。姜浩生气地向班主任刘老师反映情况。刘老师找来铭成,严肃地批评道:“你把姜浩的名字写在动物身上,这样做是不对的。”接着,刘老师又说:“你的画不错,将来想报考艺术吗?”“是的。”“好啊,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。以后你就主办我们板报,好不好?”铭成一听,高兴地说:“老师,我一定能把板报办好。”此后,每周五下午,铭成准时带着同学们去办板报。一个月后,刘老师又找来铭成,说:“这一段时间,板报上的画都很漂亮,可是,内容太简单,问题出在哪里呢?”铭成说:“是我读书太少了,素材不够丰富。以后,我要读更多书,把板报办得有深度一些。”刘老师说:“这一段时间我跟你爸妈交流过几次,他们也希望你能够报考艺术,还会带你选购更多好书,争取将来做一个有思想的艺术家。”之后,铭成上课更加认真了,积极参加读书交流活动,还经常帮助有困难的同学,默默地付出。同学们都说他好像变了一个人。问题:请结合材料,从职业道德的角度,评析刘老师的教育行为。(14分)
题目解答
答案
答: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看,刘老师的做法是恰当的,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,值得我们学习。首先,刘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关爱学生。关爱学生要求关爱全体学生,平等公正对待学生,对学生严慈相济,做学生良师益友。材料中,刘老师平等公正地对待铭成,对铭成的错误做法进行了教育,同时根据铭成的特点进行了关爱指导,做到了严慈相济,体现了关爱学生。其次,刘老师的行为体现了为人师表。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做到以身作则,团结协作,尊重家长。材料中,刘老师多次主动地与铭成的父母进行平等沟通,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共同促进铭成的成长,体现了为人师表。最后,刘老师的行为体现了教书育人。教书育人要求教师做到遵循教育规律,因材施教,培养学生良好品行。材料中,刘老师对铭成的做法进行了正向的引导,对铭成擅长绘画的特点进行鼓励,并通过让铭成办板报的方式让他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,最后铭成得到了进步,体现了教书育人。总之,刘老师的做法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要求,体现了关爱学生、为人师表、教书育人,其行为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。
解析
步骤 1:分析刘老师的行为是否符合教师职业道德中的“关爱学生”。
刘老师对铭成的行为进行了严肃的批评,但同时也发现了铭成的绘画才能,并鼓励他发挥特长,这体现了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。
步骤 2:分析刘老师的行为是否符合教师职业道德中的“为人师表”。
刘老师主动与铭成的家长沟通,共同促进铭成的成长,体现了教师的榜样作用和与家长的积极合作。
步骤 3:分析刘老师的行为是否符合教师职业道德中的“教书育人”。
刘老师通过引导铭成参与板报工作,激发了铭成的学习兴趣和责任感,帮助他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,体现了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。
刘老师对铭成的行为进行了严肃的批评,但同时也发现了铭成的绘画才能,并鼓励他发挥特长,这体现了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。
步骤 2:分析刘老师的行为是否符合教师职业道德中的“为人师表”。
刘老师主动与铭成的家长沟通,共同促进铭成的成长,体现了教师的榜样作用和与家长的积极合作。
步骤 3:分析刘老师的行为是否符合教师职业道德中的“教书育人”。
刘老师通过引导铭成参与板报工作,激发了铭成的学习兴趣和责任感,帮助他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,体现了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。